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

168小時全禁禱, 從「裡」到「外」經歷主!

一週全禁食禱告帶來的美好見證

文╱陳宇凱(青少年區)

陳宇凱弟兄(前)與小組同工參加21天為國禱告聚會。

禁禱目標一:戒斷暴飲暴食的惡習
必須先把自己清乾淨

    三月初我決定開始一次七天的全禁食禱告。當時我有兩個很大的目標,其一,是為我面對吃喝不節制禱告:因我前陣子常常暴飲暴食、亂吃亂喝,每次藉口都是工作、服事壓力大,所以總想藉著吃來紓解我裡面的壓力。

    這次禁食期間我沒有吃任何需要咀嚼的食物,牛奶和含油脂的湯類也是快結束前才慢慢開始喝。禁食到第三天時,我的肉體開始明顯感到不舒服,持續地暈眩、無力,連腦袋都因為低血糖而麻麻的,但我的靈裡卻非常清楚,靈修時也出現以前沒有體會過的亮光:在撒馬利亞婦人與耶穌的對話中,聖靈透過耶穌對婦人的回應,讓我重新認識「應當用心靈和誠實敬拜」(見約翰福音四:23-24)這段經文的意義,不只是在禮拜堂裡,也不只在服事時,心靈和誠實的敬拜應該是隨時隨地的。

    這啟示也回應到七天禁禱中,上帝常常讓我看到的一個畫面:一個髒污的容器,即便倒進多麼乾淨的水,也還是髒的;但如果把水先倒出來,將容器洗淨後再裝新的水,那水就會是乾淨的。在我看來,我好像就是那個容器,因著不節制的惡習累積了不少髒污,導致無論我怎麼禱告、服事,從我裡面倒出的水還是不乾淨;只有在禱告中重新恢復跟耶穌美好的關係,我才能發出心靈和誠實的敬拜。

禁禱目標二:小組成員找到「心」的家
更深領受上帝對年輕人的心意

    其二,是為我自己的青少年小組員禱告,讓他們在青少年這個階段能經歷聖靈的觸摸,也為他們喜歡來教會禱告。想為這件事禱告,是來自一個牧養上的發現。

    在帶了四、五屆青少年小組後,我發現自己有一種週期性的倦怠心態:「啊,禮拜天又來了!」每週日帶小組時,我變得常常只想簡單分享、討論,就走人!現在回想起來,真是愧對當時的小組員。當我想起那個曾經也是青少年的我,會喜歡到教會,是因為教會讓人覺得很舒服、很放鬆!反觀這時自己帶的小組很像無趣的研討會群組,我決定先改變自己,在聚會結束後邀請大家一起去吃飯,開始試著和小組員們建立關係。我也特別感謝上帝賜給我一個很棒的屬靈同伴,由於我不是一個很容易跟人建立關係的人,熱情、沒有距離感的這位同工,在帶小組的過程中成為我很大的幫助。也是從這時候開始,我有了為這些青少年肢體禱告的負擔,期許他們可以跟我一樣──在教會,有真正的歸屬感。

    很奇妙的是,那時我參加了台北靈糧堂的21天為國禱告聚會(3/4-24),會中提到要為年輕人與年輕人的領袖禱告,剛好回應了我這個禁禱目標。而我也從這個聚會中得到了兩點領受:

  • 當耶穌在曠野歷經四十天禁禱後,仇敵試探祂的目的是,奪去祂作為「上帝的兒子」的位分,但耶穌勝過仇敵將屬於祂的位分奪回來;現今青年人的領袖也要為年輕人禁食禱告,把他們作為上帝孩子的位分奪回來!
  • 領袖是年輕人的屋頂,要讓他們在屋子裡好好地成長茁壯,雖然會受到很多的風吹雨打,但我們要在禱告裡面滴水不漏地保護他們,讓他們可以成為別人的屋頂!

小結

    感謝主在這次的禁禱中,很清楚地回應了我在一開始所訂的禱告目標,讓我有機會恢復自己的狀態,從「裡」到「外」重新被祂洗乾淨,在牧養上也有了繼續努力的方向、熱情和夥伴。榮耀歸給上帝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