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緬甸東枝短宣】
為愛反思:「我可以做點什麼?」
重返戰火下的故鄉文╱鄭明明(台師大學生│在台緬生事工)
|  | 
| ▲鄭明明姊妹(中間站立者)在短宣中帶領大學生營會,學習被主使用。 | 
緬北臘戌地區發生戰爭時,我身在台灣,看到一些新聞很難過、很無助(我的親人也在那邊)。面對戰爭,很多人家破人亡、流離失所,那一刻世界普遍追求的社會地位、名利、財富都不算什麼了,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。不敢想像真實經歷的人們心裡會有多大的陰影,當下我能做的只有禱告。
憑信心返回殘破不堪的故鄉
        感謝上帝,這次暑假讓我有機會參與緬甸東枝短宣。「東枝」是我的故鄉,是我出生、長大的地方,我已經將近四年沒有回去了。此次回去的心情有些複雜,但我還是有期待,相信上帝會幫助我挪去害怕的感覺,而我就憑著信心踏出去了!
        在夢想營中,緬甸大學生們比較靦腆,但也有人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想法。他們很珍惜自己所學到的知識,對新事物都充滿好奇。自從疫情和政變之後,緬甸的教育狀況就有很大的變化:很多大學生們為了反抗軍政府而罷學;有經濟能力的,則出國留學;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,學業卻停滯,國内又沒有很多工作機會,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卡住,我覺得很惋惜。除了鼓勵他們勇敢追夢外,也想傳福音給他們,但仍覺得有些挑戰和困難。
        緬甸是信仰佛教的國家(佛教徒佔88%),基督徒的比例少之又少(6%)。此次營會共43人參加,只有兩位是基督徒。我們就做我們能做的,剩下的交託給上帝,因為上帝必會親自動工,撒種與收割的時間都在於祂。
看見短宣的意義,不斷自我突破
        在東枝短宣期間,有一輛專門載我們出入的小貨車。第一天晚上得知那輛車是岳雙發傳道(青年中心同工)從臘戌逃難時開出來的,輾轉最後到東枝落腳。那時正是緬北地區內戰激烈期間,沿途有許多腐爛的屍體,可以看到、聞到,雙發傳道開著車,一直叮嚀後車廂的孩子們「不要往後看」,因為那個畫面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。我聼了很心痛,心想可以為這個地方做點什麼?或許這就是短宣的意義吧。「
◆ 「愛」的團隊──因為愛,與人相處不難了
        人際關係對我來說是個難題,特別是要和不認識的人相處時會有壓力。但這次短宣讓我真真實實地經歷到什麼是愛的團隊,整個短宣旅程充滿了溫暖和歡樂。雖然短短一個禮拜,我們在配搭上卻很有默契,彼此照顧,看見需要的地方就補位(包括當地同工)。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團隊向大家學習,我也知道這份「幸運」是來自上帝的恩典。
◆ 服事──當我「願意」,我就被主使用了
        原本工作分配上我負責攝影,以及與短宣夥伴恩霖一起負責工作坊。後來與另一位夥伴詠新搭配,翻譯主題信息「自我形象」。到了營會正式開始後,也有一些臨時的翻譯或其他任務。如果是以前的自己,應該只想默默在後面拍照就好。但上帝在我身上做奇妙的事,我竟然都很願意承擔所有的服事,並且相信自認為做不到的,靠著上帝凡事都能。因我相信當我願意被上帝使用,我就能大大地突破自我設限。
◆ 活出真實的自己──分享耶穌,一生最大的祝福
        要說短宣最擔心的,其實是自己的狀態。暑假因爲一些原因覺得身心疲憊,有時會覺得自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義。唯一期待的,就是短宣。出發前還有一些焦慮,但在整個行程中,我感到上帝總會用祂的恩手托住我,也有人在為我禱告。我在「自我形象」的信息分享中,再次被提醒要用上帝的眼光看自己,對自己說──沒關係(不用完美,不用一定要100分),也再次意識到自己裡面的破碎,使我想用上帝的真理代替那些謊言。

 
 
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