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

邁向璀璨的新生活

接觸這個信仰,讓我開始不斷思考活著的價值,開始放慢腳步,更多探索內心、認識自己,也更學會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
見證│柯彩琴姊妹
▲柯彩琴姊妹(中)與母親、朋友在機場合影

微笑面具下的不信任


在尚未認識這個信仰以前,其實我也活得很好,一樣有朋友,一樣可以讀好書,一樣有獎學金可以領,一樣可以吃喝玩樂。活在這一切看似美好的生活裏,我卻不曾向內更多認識自己,更多深思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方向道路。

儘管表面看來似乎一切都很好,但我其實就像個戴著面具生活的人,是個不是那麼真誠的人。在別人面前,我一直都是個樂觀活潑的女孩,但實際上對人有很多不信任感,傾向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,只好假裝一切都很好。

原生家庭的傷害


我們家有四個女孩,我是最小,因而從小被灌輸「自己是家裡多餘的小孩」的想法,讓我認為自己是個不值得被珍惜被愛的人。成長過程中,腦海記憶充斥著父母吵架鬧事的家庭暴力,我活在恐懼和不安當中。直到父親生病過世後,彷彿劇情的轉變帶來寧靜;卻是另一場充滿不安和沒有盼望日子的開始。惟一的家庭支撐者沒了,無一技之長的媽媽僅能靠手工賺取微薄收入,撫養四個小孩及負擔上百萬房貸。母親儘管受盡委屈:低頭借錢被看不起、煩惱明天的三餐、擔心下次學費繳不出來、一天超過十二個小時的工作連飯都不能好好吃、睡覺不能好好睡而犧牲自己的身體……卻依然不放棄地撐起這個家庭。母親強忍背後的辛酸淚水,在我們面前卻要假裝堅強勇敢,只希望我們都能好好讀書,不必擔心。

消失的歸屬感


那些日子,母親忙於工作卻無暇關心我們的需要,不懂得用對的方式表達愛。儘管我和姊姊們課餘總是在家工作,能夠了解母親的辛勞和犧牲;但心裏渴望被愛充滿的我,反而是更多的抱怨和不滿足。而在姊妹中,我也總是那個被認為最叛逆、最自以為是的小孩;執意上台北念書,執意放棄讀研究所;更執意選擇交換學生。我很少用對的方式和家人溝通,讓我在這個家幾乎找不到歸屬感和認同感。

愛情填補缺口


也因為這樣,求學過程中我陷入男歡女愛的世界,期待在愛情裏找到支持和關心。然而,我總是不斷地單向期待對方的付出和支持,也因過度期待而常常感到不滿足和失望。就這樣每一段戀情的結束總會有另一段戀情的開始,不斷重蹈覆轍,卻不知道自己在愛情裏究竟要甚麼。

思考生命探索自我


感謝大一時,侯佳泓帶領我接觸這個信仰;已經習慣到各地廟裏拜拜算命的我,當然充滿質疑和反駁;儘管他無法回答我所有的疑問,但他單純地相信,以及不間斷地關心讓我很感動。

因著這樣,我一直在思想信仰的意義是甚麼,以及自己存在的價值是甚麼。以前我活在害怕裏,搞不懂為甚麼要活著?為甚麼活著又要害怕死掉?從小我睜開眼睛,不是工作就是上課,幾乎沒有出去玩;在經濟壓力下,我只知道應該要好好讀書,期待未來可以改變經濟狀況。就因為這樣,我只關心自己的事,習慣忽略身旁事物;不喜歡關心朋友,對任何事都興致缺缺,覺得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就好。面對著身邊的人離去,讓我不斷質疑活著的目的是甚麼。也許很多事情我們能夠靠自己,可以靠自己賺錢去享受物質生活、去得到別人的認同;但也有很多人生的意外,我們永遠都不知道甚麼時候會臨到我們身上;因此,我常常活在恐懼當中。

接觸這個信仰,我開始思考活著的價值;我開始放慢腳步,學會更多探索自己內心,更多認識自己,也更享受生活的美好。這是一個奇妙的過程,我想大家應該是很難深刻體會;對生命的存在感到如此美好,相信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創造者,沒有甚麼會是無中生有;這一切讓我開始欣賞造物主的美好。

我開始渴望更多認識這位上帝;面對自己許多的軟弱和無知,我試著選擇信靠上帝;把自己的困難和不安透過禱告交託給上帝。儘管渴望認識上帝,然而自己內心的驕傲和自我,及對他人的高標準期待;在面對一些基督徒的不冷不熱,卻讓我感到虛假,而漸漸離開了教會。離開教會後,我依然陷入熱戀交往中;即使當初看似美好的感情,一但用錯誤的期待和方式去經營,熱情終究也會隨著時間淡去。

學習正確愛情觀


感謝上帝,用不同的方式把我帶回祂的家中。大三時,我進到信義學舍的大家庭,透過楊牧師在「愛的進行曲」的教導,才提醒了我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。原來我有很多偏激的想法或對人的不信任感,及錯誤的期待,想在感情中填補那從小沒有被滿足的缺口;這讓我徹底認清自己的問題。此外,我更了解每個人內心所期待的都不同;如果無法正確地溝通和表達,我們都只是自以為是地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愛對方,然而對方並不一定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愛。

當我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時,我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愛家人,也渴望感受到家人的愛;也認知到這樣的期待並不是愛情能取代的。所以我選擇和男朋友分手;一開始覺得很掙扎和難過,因為即使知道這是原生家庭的問題,也不敢奢望這家中的氣氛能夠有甚麼改變。

把憂慮卸給上帝


感謝我的室友,尤其是我親愛的媽咪——瑾華,透過她的關心和每次的寢禱,讓我真實感受到愛和歸屬感。以前面對問題,總是習慣倚靠自己,不喜歡分享也不奢求身邊的朋友能夠幫上忙;然而善於傾聽的瑾華,讓我更願意嘰哩呱啦的把自己所有疑難雜症都倒在瑾華身上。她很有耐心地聽完後,總會安慰我,並透過禱告讓我學習把困難交託給上帝。面對人際關係的不信任和期待落空時,透過上帝的眼光,讓我學會包容每個人的不完美,也更主動去和他人建立更深的友誼。

由不滿轉向感恩


而一直以來對媽媽和姊姊的不諒解和不滿足,也開始改變。感謝上帝讓我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過去那些無心的傷害;我開始懂得感恩媽媽在這一路上的辛苦照顧,開始體諒那些碎碎念的背後,是她對我們的擔憂和關心;開始能夠包容姊姊們的不同意見和想法,即使當下脾氣快爆發,也學會先忍下情緒,試著站在她們的角度去思考、傾聽。

不再論斷人


感謝上帝,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帶領我。上帝的話語不斷支持我,更柔軟我的心;當別人無法符合我的期待時,我相信我們都是罪人,都是軟弱而不完美的;而上帝的愛教導我更願意學習接納和包容。我們都習慣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,用自己的標準判斷自己能力的好壞;然而上帝卻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美好的。上帝渴望把祂祝福和平安的意念賜給我們,只有當我們把自己的心空出位置,我們才能更多享受上帝同在的美好。

結語


最後,我想說,儘管相信上帝是位美好的上帝,但不可避免常常在我們的生活中仍會遇到許多困難;而主耶穌說:「在世上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可以放心。因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(約翰福音十六:33)當我們願意用上帝的眼光去看待,在思想上得勝,相信這些苦難的背後,都是上帝化了妝的祝福。

基督信仰對我來說,不是一個宗教;而是當我選擇基督信仰的教導和信念時,就讓我不斷跳脫從小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和思考模式;我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,重新肯定自己值得過一個更美好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