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

泥淖勞頓,卻體會
說不出的滿足!

光復救災行動中的喜樂見證
文/林昇(花蓮真理堂)


▲林昇弟兄(右一)跟隨花蓮真理堂彭智永牧師、劉怡君師母(前、後左二)
和同工們去光復鄉救災。

這次花蓮光復鄉救災行動中,我有很大的感觸:「不是我想不想做,是我必須去做,因為需要在那裡。」

愁容化為喜笑
「施」比「受」更為有福


進到災區時,看見當地嚴重的災情,我不禁一陣鼻酸,心想: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,但我知道現在不是提問的時候。到了災戶家,我二話不說馬上開始行動。救災過程中,我看見災戶的情緒非常不好,心裡也為他難過,並默默地祈求上帝把超越環境的喜樂充滿我們每個人。奇妙的是,過程中我總是有力量,心裡也沒有抱怨,反而越做越有力量。看見災戶的表情越來越好,我知道是上帝垂聽了我的禱告。

尼希米記八章10節說:「你們不要憂愁,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。」上帝真是信實的,祂把喜樂放在我們的裡面,讓我們漸漸脫離負面情緒,越來越有力量。雖然一開始我並不認識災戶,但在救災的過程中,因接觸就慢慢認識了他們一家人;我相信,福音的種子也在挖淤泥的過程中種下了。

感謝上帝,當我們清理到最裡面的廚房時,我看見災戶終於露出笑容,我心裡也是喜樂無比。我想起保羅說的話:「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,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,扶助軟弱的人,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,說:『施比受更為有福。』」(使徒行傳二十:35)雖然勞苦,一身淤泥;雖然手上的水泡破掉進沙,但我內心總有說不出的滿足。施予,真的比領受更為有福!這是第一天。

團隊力量大
愛的服務毫無怨言,充滿喜樂


第二、三天我們到會友逸婷姊家幫忙。這次很不一樣,因為有32位東華大學(位於花蓮壽豐鄉)學生要一同來幫忙,而一次要帶這麼多人去災區,當中又有一半的人我並不認識,讓人挺緊張的。我在心裡禱告並發代禱,求上帝親自帶領整個團隊。

當天我們從台鐵志學站出發,這是位於花蓮、光復之間的小車站,車班較少,本來人多到擠不上火車,但就在我們苦惱時,同工予恩提出一個很棒的想法──何不逆向(乘客反而少)搭到花蓮車站(車班多),再前往光復站!感謝主、感謝予恩,最後大家很順利抵達目的地。

我看見東華大學的學生真的好有愛心,他們拚命認真地鏟土、挖土,互相配搭,逸婷姊的家很有恩典地清出了大部分的淤泥。過程中,我的內心充滿感謝與喜樂,深深體會「有人攻勝孤身一人,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;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」(傳道書四:12)這節經文中「團結力量大」的應許和祝福。感謝主,我們的團隊氛圍很好,大家各司其職、全力以赴,沒有任何一人抱怨,全程都開開心心的。

小結
領悟「去,就得福」的祝福


我覺得真的要用行動「去」!我們去,不僅是幫助人,自己也會得福,並且能更深地認識上帝是位垂聽禱告、樂意與我們同在的上帝。當我們看見別人的需要、順服上帝的呼召去服事時,上帝就用祂的喜樂充滿我們,賜給我們力量,使我們的勞苦變為祝福。感謝上帝,讓我在泥淖中遇見祂的信實。


▲東華大學學生一起前往光復鄉災區,雖當中有一半的夥伴
是作者所不認識的,但團隊卻充滿恩典地一起協助清理災戶的家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泥淖勞頓,卻體會 說不出的滿足! 光復救災行動中的喜樂見證 文/林昇(花蓮真理堂) ▲林昇弟兄(右一)跟隨花蓮真理堂彭智永牧師、劉怡君師母(前、後左二) 和同工們去光復鄉救災。 這次花蓮光復鄉救災行動中,我有很大的感觸:「不是我想不想做,是我必須去做,因為需要在那裡。」 愁容化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