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在柬埔寨宣教
獻上生命跟隨主!
俊德和以榮一家人的宣教日常
文╱匡曉薇(新婦網絡)
![]() |
▲匡曉薇姊妹和女兒(右,前後二人)與俊德、以榮一家人合影。 |
出發,探訪我們的宣教士
今年初,看到我們教會吳俊德、戴以榮宣教士夫婦的代禱信,心裡很掛念他們一家。正好女兒的學校在4月下旬有一週假期,我決定趁這機會帶她去拜訪他們。
起初對於帶著女兒去柬埔寨,心裡仍舊有些擔憂,畢竟從新聞中看到許多當地的非法事件,因此請了很多人代禱。感謝主,越近出發日,我心裡的平安就越深。帶著探親的心情,我們出發了。跟宣教士家庭相處了四天(4/22-26),孩子們也變成了好朋友,我十分感恩,也十分感動。
俊德在大學時代領受了宣教的呼召,經過察驗他勇敢地回應。準備了十二年,經過許多裝備和磨練,終於在三年多前帶著全家大小前往柬埔寨。那時,兩個女兒分別7歲、4歲。太太以榮與他交往時想起兒時曾立志作宣教士,所以很勇敢地跟隨。決定出發後,俊德的父親罹癌、過世,母親身心狀況不佳,當處理好這些事即將啟程時,又懷了老三!但這一切都沒有阻攔他們回應上帝呼召的心志。
在艱難環境中成為馨香
柬埔寨經過紅色高棉時期的蹂躪,政治、經濟、教育、文化……都被大肆破壞。這樣的環境下,打一個雷就停電五次、下一場雨就屋內淹水,一切軟、硬體都很需要建設。這幾年在炎熱的氣候下,他們一家語言不通也人生地不熟,除了努力適應環境、積極學習語言,也不斷活出基督的馨香之氣。
他們的家是鄰居孩子們喜歡拜訪的地方。每天早上,隔壁單親媽媽的3歲、不到1歲的兒子們會跑進來玩一玩,讓俊德抱抱他們,才甘願地去託兒所。下午,另一邊重組家庭的小男孩會跑進來摸摸玩具,或找人一起玩。社區裡會說中文的少女,會向以榮傾訴在學校遇到的難題。我看到這個家庭不論自己遇到什麼挑戰和困難,仍舊堅持對這些孤單的、軟弱的伸出雙手。
在他們的家,我也看到基督化家庭的體現——丈夫對於妻子的體恤、遮蓋與保護,妻子對丈夫的支持、協助與敬重;他們尊重、接納與花時間陪伴孩子,孩子懂事、順服、彼此相助,令我十分敬佩也渴望學習。曾經有鄰居說,幾乎不曾聽見他們夫婦吵架;也有鄰居在過年大拜拜期間,主動跟別人說明他們是基督徒不拜拜……,這些都顯示出他們透過生活不斷地見證耶穌、活出福音,福音正透過他們的生命與生活,點滴地影響著周遭的人。
俊德和以榮各自都學有專長。他們在宣教辦公室透過授課接觸一些孩子,俊德教中文,以榮教英文、音樂。除了教學,他們也關心鼓勵孩子們,把耶穌的愛給他們。其中一位13歲的女孩,非常聰明好學,不光是中文和音樂都多有長進,也認識了耶穌。只是,她的家境不一定能讓她繼續讀書,這是宣教士心中力有未逮的痛楚──讓人好想資助她繼續上學啊!
每一位他們陪伴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家,我想,如果能夠使他們的父母得到適當的幫助,進而有機會明白如何建立幸福家庭,可能是幫助這些孩子最釜底抽薪的辦法。
作宣教士,或做宣教事!
「一粒麥子,若不落在地裡死了,怎能結出許多的子粒呢?」俊德、以榮全家,就像落在地裡的麥子;而身在台灣的家人們,我們可以做什麼來支持他們呢?我想,禱告、金錢奉獻、短宣行動都是很好的作法,此外,如果有人可以回應主的呼召,在那裡為主當兵、與他們同心服事,就再好不過了。你願意用什麼方式回應主呢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