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天父愛中重建親子關係,讓每一次跌倒都變為成長的契機
文/郭俊良(社青四區)
![]() |
郭俊良弟兄的溫馨全家福。 |
![]() |
郭俊良弟兄的溫馨全家福。 |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現為區長的郭俊良弟兄說,蘇哥是他剛到台北求職時第一個接待他的人, 也是一路陪伴他找到人生方向的牧者。 |
![]() |
2025/2/28 蘇哥幸福牧區裡的弟兄姊妹 參加萬里小組長充電營,大家開心地合影。 |
![]() |
2019年蘇哥文慧姊與牧區小組長們在八里聖心靈修中心退修會中合影。 |
![]() |
2023/10/15 幸福牧區弟兄區新生兒家庭聚餐, 大家長蘇哥與一對對夫妻和他們家中的寶貝, 喜孜孜地留下這美好的畫面。(右二至四為郭俊良夫婦與女兒) |
![]() |
在牧區中從跟從者成長至小組長和區長, 郭俊良認為是蘇哥很接地氣的門訓結果, 如今他也帶領自己的小組(如圖示)不斷地為主結果子。 |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王之華姊妹上台致詞,特別感謝區牧蘇哥與文慧姊的教導、關懷和成全。 |
![]() |
王之華與陳健誌結婚時,蘇哥也受邀列席於家族的歡喜團照中。 |
![]() |
王之華母親(二排左二)受洗典禮日, 六姊、蘇哥、文慧姊以及弟兄姊妹歡聚一堂,就像一家人。 |
![]() |
陳文慧區牧(前左一)的G12門徒合影,王之華(前左二) 也是其中被成全建造的一員。 |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朱玲慧姊妹特別從高雄來台北參加這場盛會,在台上感念幸福牧區 帶給她的祝福時,語帶哽咽的她眼眶也紅了。 |
![]() |
2019年朱玲慧與蘇哥、文慧姊在她的台北住處合影。 |
![]() |
2003年,朱玲慧與小組姊妹們與蘇哥合影。 |
![]() |
2025/7/13蘇哥在文慧姊生日當天舉辦退休前的幸福牧區團圓聚會, 當天同工團隊與他合影 |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宣教士劉克璜弟兄與太太特別從越南回來參與盛會, 並上台跟大家分享蘇哥如何參與在他人生的每個階段。 |
![]() |
劉克璜夫婦(左右)與蘇哥合影。 |
![]() |
乾爸(蘇哥)、乾兒子、乾孫子、孫女(劉克璜的兒孫) 一起合影, 是台北真理堂門口2025年迎春開喜的美好一景。 |
![]() |
乾爺爺奶奶(蘇哥與文慧姊)探望新生的乾孫女(劉克璜孫女), 與劉家三代溫馨互動,充滿喜樂。 |
![]() |
擁有工業設計專業的劉克璜,曾任真理堂擴建全職同工, 照片中他與蘇哥(後排中間二人)、哲人哥(二排左一) 以及一些同工登上頂樓為工程禱告祝福。 |
![]() |
蘇哥與文慧姊探訪因汶川地震 遠赴四川「台灣愛心家園」關懷事工的劉克璜夫婦。 |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當天,西裝筆挺、熱情洋溢的陳守愚弟兄擔任開場與串場主持人。 |
![]() |
洪婉玲姊妹與先生一起參加夫妻懇談會。 |
我與先生結婚剛滿一年,這段時間,我們在婚姻的旅程中彼此相伴、攜手前行,也一起委身於教會的服事與學習。從交往時的「約會的藝術」到婚前的「迦拿婚姻課程」,以及婚後的「親密之旅」,這些課程為我們的婚姻奠定了穩固的基礎,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甜蜜與成長。
結婚週年時,我提議參加教會的「夫妻懇談會」當作一份紀念禮物,看看主為我們預備什麼恩典。當時我們心中其實有些疑惑,因為這一年來我們幾乎沒有爭執,就連報名時也笑著說:「會不會要先吵個架,才知道要懇談什麼呢?」
懷著領受祝福的心,我們參加了課程。原來不論婚姻處於什麼階段,夫妻雙方都需要有機會停下腳步,好好地「談一談」。從吳焜梁牧師與葉美足師母教導的「5C婚姻核心」(以基督為中心,註)深度的分享中,我們重新回顧過去一年的相處,並透過寫成書信和朗讀的方式,讓許多平日未曾好好表達的心聲,得以真誠地說出來。
在課程中,我們發現,儘管有時表面上兩人看似和樂,內心其實仍藏有些微的誤解與未說出口的悶氣。那不是情緒激烈的衝突,而是來自彼此渴望被理解的深層心聲。而這些未說出口的情緒,若不處理,遲早會影響關係的溫度。
我鼓起勇氣向先生表達內心長久以來的感受:「當你情緒激動時,我常常聽不懂你的感受;即使你努力解釋,我仍感到茫然。當我想說些什麼時,常被你打斷,要先聽你說完。可是即便聽完了,我還是不太明白,只能記住這是地雷,下次避開就好。可是我更希望你願意聽我『解釋』,不要馬上認定那是『藉口』,因為那其實是真實的我,是我內心真誠的感受。我並不是不願意改變,只是渴望被你理解與同理。」也說出我心底的期待:「你的了解與同理,對我很重要,那會讓我感到『你愛我』!」
說完後,先生紅了眼眶,然後真誠地說:「對不起,請原諒我,未來我會更多地同理與理解妳。」那一刻,我淚流不止,深深感受到彼此心門的敞開,更經歷到上帝醫治與修復的大能。
同樣地,在對談中,我也向先生道歉:「我常常不自覺把很多庶務與教會安排都壓在你身上,讓你覺得壓力大、節奏快──對不起!我會學習放慢腳步,尊重你的節奏與空間。」
這樣的坦誠與傾聽,也讓我聽見先生的心聲:「其實我不是那麼擅長與人互動,但因為有妳在,我才感到安心。」於是我答應再次陪他一起參加教會的裝備課程,重新在信仰中一同成長。
感謝主,在夫妻懇談會中,透過真誠的對話,我們更深地理解彼此,也看見婚姻中仍有許多可以調整與成長的空間。原來,即便關係看似平穩,心裡仍可能藏著未說出口的情緒與期待,那些未說出口的若能被看見與接納,就不會成為引發衝突的地雷。
每次敞開心的交流,都是主恩的記號,提醒我們:婚姻不只是彼此相愛,更是持續學習相知、相容、相伴的旅程。願上帝繼續帶領我們走在這條彼此造就、同行到底的婚姻道路上,直到白頭。願一切榮耀歸給賜福與醫治的主!
【註】5C婚姻核心指Christ(以基督為中心)╱Considerate(在意、體恤)╱Commitment(委身、奉獻)╱Choice(選擇、決定)╱Communication(溝通)。
![]() |
▲周思憫和另一半羅以欣在一年的受訓中喜獲長子, 這是他們初為人父、母的歡喜全家福 |
![]() |
陳上恩弟兄很感謝上帝在他每次遇到困難時,總是愛他、幫助他。 |
![]() |
陳上恩弟兄在父親節慶典獻詩活動中參與錄音服事。 |
![]() |
陳上恩弟兄參加兒主戲劇表演。 |
![]() |
劉恩彤姊妹與兒童區楊載新傳道開心地合影。 |
![]() |
鄧琳恩姊妹參與兒主聖誕節慶典的戲劇表演。 |
![]() |
劉宇恩弟兄很有彈吉他的音樂恩賜,也持守於敬拜服事。 |
▲在內心混亂的過去一年中,林以樂姊妹說, 她最大的收穫是領受到愛神愛人的祕訣。 |
混亂,但我更加知道誰掌權
一開始的菲律賓實習,原本我打算兩年後等研究所畢業再參加。因為實習前已經去過那個地方幾天,覺得自己能力完全不夠,沒想到上帝讓我在四個月後就去參加了。在實習中,我真的覺得自己超級有限,體力、環境跟語言都很需要適應,但印象深刻的是那時候聽到一位牧師說:「我們很有限,但我們的上帝是無限的。」這是真的,我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只看到自己多有限,忘了上帝是大過一切的,很多在當下覺得不可能的事,現在回頭看,我真的都是靠著上帝一一度過。
另外,不論是在菲律賓還是台灣,我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謊言與情緒攻擊,心情反覆低落。在持續性服事訓練中,我發現自己一直卡在相同的瓶頸,常常感到無力與失去動力,看不到自己的成長,甚至覺得自己很爛,沒什麼盼望,只有期盼可以快點見主面。
不過我漸漸地發現,內心混亂並不是壞事。在混亂當中,我更加知道上帝掌權。很感謝「為主當兵計畫」中有很多安排讓我們不斷接觸上帝的話語,當我越認識上帝,就越認識祂的愛,而這份愛也成為我突破困難的關鍵。
在這內心混亂的一年中,我最大的收穫是領受到愛神愛人的祕訣。雖然我永遠不知道什麼事情會發生,但就像腓立比書四章12-13節所說:「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……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,就是我知道耶穌愛我,而且我要天天回到耶穌那不改變,且無條件接納的愛裡。
聽起來好像很簡單,但當我願意相信並領受,就是我重新得力,可以繼續走下去的時候,這一年是我與上帝關係很深刻的一段時間。
▲面對未來道路,林昇弟兄說他要繼續靠主、為主, 看更多、聽更多、思想更多,並做更多! |
當初我在為主當兵申請書上寫下的「我的期待」,是期許自己能在這段計畫中經歷哥林多前書二章9節說的:「如經上所記:『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,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』」我期待能更深、更精準地去看見、去聽見、去思想上帝的作為,能聽上帝要我聽的,看見祂要我看見的,思想祂要我思想的。
如今回顧這一年,我發現真正寶貴的不是我為主做了什麼好事,而是我被上帝擴張了!
在菲律賓,上帝擴張了我的信心。
一開始我以為自己適應力很好,但一到當地就被「打臉」。天氣悶熱、睡不好、服事需要大量體力,我感到身心俱疲。然而,在一次出發前,我請隊友為我禱告,簡短的禱告中上帝的靈就臨到我。奇妙的是,雖然仍然睡不好,我卻能帶著體力與喜樂去服事。儘管整整一個月都沒睡好,每週五還得凌晨3:40起床,但上帝一直給我夠用的力量。
上帝藉著貧民窟的兒童提醒我,他們即使物質極度缺乏,卻仍然全心敬拜上帝;我對祂的信心也當回轉像這些孩子一樣,無論如何都可以敬拜上帝。
透過在當地機構的服事,上帝也讓我看見了得著「異象」後可以熱情地事奉,並影響、成全、翻轉下一代。
其次,是回台灣後上健身房對我的啟發。我一開始非常抗拒,前幾次連下樓聞到器材味道都覺得快累死了。第二週甚至運動到快哭出來,要不是規定必做,我真的不想去,但慢慢地,我越來越不排斥了。
四月時,我參加一個比賽,要做一百下藥球,我做到第五十下時幾乎撐不住了,但心想:「不要放棄,就一下一下地做完吧!」透過健身運動,我對上帝說的「你們要把下垂的手、發酸的腿挺起來」(希伯來書十二:12)有了更深的體會。在健身過程中,我被建造出願意受苦的心志,這幫助我在服事疲憊、受挫時不輕易放棄。
再者,面對跟人有關的服事,我常常太急躁,上帝就教導我學習「等候祂」。
在使用《復興每一天》靈修時,我發現挪亞連出方舟都等候上帝的旨意才去;還有在小組長充電營中,我被提醒等候上帝必如鷹展翅上騰——這讓我知道在服事中上帝才是主,我不是主,我必須等候上帝。復興的時間在上帝的手中,不是要求人做這個、做那個得來的,而是在等候中好好禱告、好好愛人;不是用自己的方式愛人,而是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愛人。
本來,我們的小組氛圍好像少了些熱情、沒那麼有動力,後來我才意識到,其實問題出在我自己身上——我太驕傲了,沒有真心愛這個小組,也沒有引導小組去認識上帝的愛。然而,當我刻意選擇去愛我的組員,不再把目標和成果放在首位,而是單純地去愛上帝、愛人,小組的氣氛開始改變,變得更有生命力,大家也更願意敞開心分享。
最近,當我在回想「等候」這個功課時,上帝光照我:祂讓我等候是要我有盼望,我也在等候的同時學習怎麼去愛人。
這一年,上帝教導我操練「受苦的心志」,也帶領我經歷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所說的:「如今常存的有信、有望、有愛;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我在這節經文中有很深的學習與體會。這一年上帝真的成就了「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」的事。我知道祂愛我、為我預備。未來的路上,我也要繼續靠主、為主,看更多、聽更多、思想更多,並做更多!
總是笑臉迎人的蔡詠約姊妹。 |
![]() |
蔡詠約姊妹投入小門徒團隊參與救鞋救命行動。 |
༶•┈┈┈┈୨♡୧┈┈┈┈•༶
![]() |
吳昕恩弟兄(前中)與兒童主日學的夥伴和老師合影。 |
༶•┈┈┈┈୨♡୧┈┈┈┈•༶
文╱劉曉路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༶•┈┈┈┈୨♡୧┈┈┈┈•༶
起點:沒有耶穌,就沒有這段旅程
![]() |
李牧聲弟兄(左)在球賽中。 |
![]() |
▲匡曉薇姊妹和女兒(右,前後二人)與俊德、以榮一家人合影。 |
祂用自己充滿我的信心禱告 文/張雅茹(怡朱區) 去年的西馬之行(西馬來西亞林明福音中心)是我第一次參與短宣,但絕對不會是唯一的一次!因為我愛上了跨文化宣揚主愛的活動,未來一定還要參加。 在探訪原住民部落時,當地牧師會先入屋拜訪,獲對方允許後,我們才會兩人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