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

向祂討債,卻在奉獻中得著祂的心

圖片
從「算帳」到「數算恩典」的奉獻之旅  文/趙伯翰(社青一區) ▲趙伯翰弟兄與太太。 今年的年度命名,我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:「我跟祢沒完年!」本意是:上帝,我要跟祢算帳!這個命名起因於多年來累積的不滿、疑惑與低潮,加上和老婆一起上完「美滿婚姻課程」後,我們認真地開始數點和規劃財務,卻發現除了房租外,「奉獻」也是一個大坑,讓我們能存下的錢變少! 信念的轉變——作金錢的管家,而非主人 這些年來自己認真工作想祝福公司,卻被痠痛、失眠、憂鬱等各種問題所困,花了許多醫療費,無論怎麼禱告,這些狀況都沒有改善。甚至海外出差後我身體虛弱,工作不順,買房也看似絕望。我對上帝生氣:「我繳了什一『保護費』,祢還不管不醫嗎?我還得花錢治病呢!」也跟上帝坦白:「我不想奉獻了,花錢祢也沒效力,我要追究信主期間的各種奉獻,什一奉獻、愛心奉獻、建堂奉獻、十分之二的奉獻,還有看醫生的各種開銷……我跟祢沒完!」   然而,聖靈引導我明白自己站錯位置,信念也錯了。我的什一僅是歸還上帝的物,「物歸原主」有什麼好自誇或抱怨的?我是金錢的管家,而非主人。如同瑪拉基書三章8節:「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?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。你們卻說:『我們在何事上奪取祢的供物呢?』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。」

絕望到重生

圖片
真理堂的愛與神蹟,讓我和家人重獲新生! 文/黃纖玲(怡朱區|台北真理堂保全) ▲  黃纖玲姊妹(中)與家人和區長明穎夫婦(左一、右一)。 回首生病之初,我曾將原因歸咎於飲食習慣、照顧失智母親的辛勞,以及工作上與主管同事的摩擦。甚至,我還因為某同事的衛生習慣不佳,身上的體味濃厚,導致我每天上班心情大受影響,委屈地認為自己每天是用生命憋氣跟他交接勤務──我認為是以上種種的因素,導致我的心臟衰竭。 然而,透過這場疾病,上帝卻引導我重新審視自己,也讓我看見了祂奇妙的作為,以及身邊家人信仰的種子如何悄悄發芽。 我的病程超乎醫學常理。 去年9月14日,我突然經歷嚴重水腫,雙腿腫脹,褲子緊繃得像要爆開,腳也腫脹到連鞋子都穿不下。走路時,感覺像被一顆沉重的大石頭壓著,寸步難行。幸好有教會姊妹主動來關心,並說帶我去看醫生,但我不想麻煩她,終究能自己走出去,前往台大醫院就診!檢查結果顯示,我的心臟功能竟然只剩下26%,心衰指數高達21042,然而我當時卻還能自行走到診間,真是不可思議!

超越醫學極限的醫治 歸榮耀給主!

圖片
與主同行,跟隨主離開死蔭幽谷 文/楊雲欽(哲明區) ▲ 楊雲欽弟兄(前中)受洗當日與太太、好友和 謝龍年傳道(後) 合影。 低谷和險境,疾病的摧殘和痛苦 2019年我被診斷出鼻咽癌一期,當時做了放射線治療,後續定期追蹤都沒復發。沒想到2023年7月的MRI(核磁共振造影)還沒問題,9月就復發,做了五次化療和放療。本以為這次治療和上次一樣,雖過程痛苦,但忍耐一下就可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軌跡裡,卻沒想到治療讓我的體力和抵抗力大幅下降,還引發了組織潰爛、骨頭壞死與骨髓炎。 去年3月,我因此住院23天,對抗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炎以及清理壞死的鼻腔組織和骨頭。4月初為了後續手術需求,我裝了內頸動脈支架,沒想到術後卻發生昏迷、中風及癲癇,被送進加護病房,此後我的左手和左腳行動不便,也發生語言及短期記憶受損的症狀。 此外,從去年初開始止不住的頭痛和嘔吐困擾著我,只要稍微感知周遭溫度變化就會吐,就連從被窩出來或吹到風都會讓我嘔吐,醫生們找不到原因,甚至開的藥都無效。

踏出去,就看見上帝的奇妙與帶領!

圖片
3/7-9 充滿恩典的澎湖「遇見神營會」 文╱陳稚潔(高雄後勁教會) ▲陳稚潔姊妹(三排右六)融入澎湖、 台北的服事團隊中手持捧花者為營會中受洗的蔡阿嬤。 一月在群組裡得知澎湖家庭關懷中心有遇見神營會,但因不太認識真理堂的弟兄姊妹而不敢報名。感謝主,上帝沒有因我的膽怯,而讓我和家人錯過祂所要賜下的祝福。謝謝陳怡朱區牧邀請我參加這一次的營會,幫助我踏出信心的第一步。謝謝我的教會陳一榮牧師的成全,讓我能與台北、澎湖的弟兄姊妹同心服事,生命有很大的成長與突破! 讚嘆祂奇妙的工作──醫治、得救、安慰 行前一週因感冒喉嚨痛、咳嗽不停,讓本來就很容易焦慮的我,更擔心在服事中是否有辦法帶領敬拜。我敞開心請求團隊弟兄姊妹代禱,非常奇妙,隨即經歷病得醫治的恩典和領受各樣屬靈的福氣──隔天咳嗽竟然止住了,感謝讚美主!

禁食禱告中得到最棒的禮物─上帝自己!

圖片
領受與跟隨主,走傳道的路    文/歐駿宏(亞西亞宣教聯盟同工) ▲歐駿宏弟兄(後左七)與台灣BSH全球華人福音化籌備團隊合影。 我19歲時信主,那年我就進行了三天兩夜不吃飯、只喝水的禁食禱告。當時我領受了人生的使命異象──成為一位重視基督化家庭,關懷破碎家庭的牧者。從此我對禁食禱告產生濃厚的興趣,也開始時常邀請人、陪伴人為著重要的選擇一起禁食禱告。 21天禁食禱告─ 體會肉體的軟弱 更深認識自己、認識上帝 大學時期,因為小組長的邀請,我第一次嘗試21天不吃飯、只喝水的禁食禱告,為我的人生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經驗。我當時的目標,是為人生能夠回應使命異象,還有全家信主禱告。還有,我也祈求能夠更深刻經歷上帝的愛與上帝的話。

那天,我們一起獻詩給天父

圖片
2024/12/29 新店真理堂年終主日獻詩 ▲2024年最後一個主日,賴威慈姊妹(最右) 帶領兒童主日學同學們一起上台獻詩 。 我對上帝認真,上帝就使用我來服事祂 文/林孝謙(新店網路|兒童主日學五年級) ▲林孝謙認真獻詩,為主傳福音 。 去(2024)年11月的某一個星期天,兒童主日學老師跟我們說12月15日要報佳音,然後29日要去大堂的舞台上唱詩歌,所以我們要好好練〈好消息〉這首歌。以前我在台北真理堂的舞台上也有表演過一次,但那次我只覺得是好玩而已,而這次我想認真地練習! 獻詩的前一天晚上,老師在line裡提醒大家要在十點以前到教室集合,因為她要為大家禱告。當天她先問我們是不是真的想要上台獻詩?因為她希望我們是自己願意為上帝上台,而不是受到朋友的影響。最後大家都真的很想要上台敬拜上帝,所以老師、家長們就一起為我們禱告,祝福我們在台上可以把歌完整地唱出來。 上台前我們練習了三次,練習時大家都看起來很緊張。雖然我盡力表現出「上台不是什麼大事」的輕鬆感覺,但其實我也是非常緊張。一進了大堂,大家都在拍手歡迎整個兒童主日學的小朋友。他們拍手的聲音「啪!啪!啪!」就像消防車的水,把我的緊張通通沖走!所以到了台上,我就可以非常冷靜地看著台下的觀眾,並且把整首歌好好唱完。

上帝的愛還在嗎?原來祂從未離開

圖片
弟兄遇見神營會見證 文/洪弟兄(社青五區)    ▲洪弟兄(前排左四)與小組快樂出遊 「上帝的愛還在不在?我沒有力量了,我需要幫助。」這是我在報名弟兄遇見神營會時內心的吶喊。 祂主動找到軟弱不堪的我 五年前,我軟弱跌倒,導致婚姻瀕臨破裂。我曾在週六晨禱的小組中分享:我沒有力量了,沒辦法像撒該那樣期盼見耶穌到甚至爬上桑樹,超越眾人的高度。我只想躲在人群後面,消極地等耶穌發現我,因為我實在軟弱不堪。然而,在弟兄遇見神營會中,我真實經歷到耶穌多次主動來找我!

突破/得勝的關鍵:放下驕傲,倚靠上帝

圖片
面對挑戰卻不再害怕的學習歷程 文/陳佳樂(社青一區) ▲陳佳樂弟兄(中)與父母合影     去年進入碩士二年級時,我原以為可以按照計畫如期完成論文畢業,但許多夜晚我坐在書桌前寫了又刪、刪了又寫,最終毫無進展。直到上學期結束,我才正視自己的處境:延畢,似乎無法避免!     上帝藉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0節觸動我的心:「你不要害怕,因為我與你同在;不要驚惶,因為我是你的上帝。我必堅固你,我必幫助你。」這段經文讓我重新看見自己的身分,作為上帝的兒女我可以不懼怕,使我終於願意面對自己的驕傲與恐懼,並勇敢尋求祂的幫助。     當只剩十天就要提交口試資料時,上帝透過兩通電話提醒我:第一通電話告訴我:「你總是在走到盡頭後,才看見新的起頭。」另一通電話則指出我「沒有嘗試就選擇放棄」的心態,鼓勵我試著挑戰看看。上帝也透過禱告修正我:「可以沮喪,但請不要放棄!」我逐漸明白,面對困難與挫折時,我太容易選擇退縮。

傳福音,交在耶穌手中

圖片
2024/12/22、24 兒童聖誕慶典 文/劉恩彤(國小六年級|兒童牧區) ▲劉恩彤在聖誕慶典中扮演天使 2023年5月28日,我來到真理堂參加第一次主日學,從6月初開始加入敬拜團服事,也陸續參加了很多教會的活動,例如:夏令營、父親節、聖誕節、小門徒營、復活節等。 去年聖誕節前夕,我發兒童聖誕慶典的邀請卡給全班同學和老師,邀請他們來參加。因過去我發出傳單後,幾乎都沒有人來,就問媽媽:「這樣子還要繼續發嗎?」媽媽跟我說:「就算他們不來,也還是發傳單給他們、為他們禱告,把結果交給上帝。」 我們禱告求上帝給我鼓勵,讓他們來,這就是傳福音。我們連續三個月在每週主日學跟聖誕慶典彩排中,都為聚會跟邀請禱告,當這次有同學跟我說第一場可以來的時候,我很開心,她還特地把她的作文課改期,在看病回診以後特地來看我表演。

充滿愛和祝福的寒假

圖片
2025/1/22-23 兒主小門徒營 文/劉禮安(國小四年級|兒童牧區) ▲劉禮安把小門徒營學到的帶回家與長輩分享      寒假一開始我就參加小門徒營,這是教會特地舉辦給我們國小小朋友的,讓我們學習彼此相愛、彼此包容和彼此尊重。原本我有點害怕要自己去沒有伴,因為哥哥已經上國中,不能跟我一起參加,後來發現哥哥也在營隊當小隊輔,讓我安心許多。       第一天上午我們玩「種甜人家」,玩桌遊讓我們彼此的感情更靠近,遊戲卡片上指示我們做的事,都是生活中讓人感受愛的語言和動作,非常適合過年時和親友一起同樂。我們還看了影片《刺瓜仔湯》,片中的阿嬤知道孫子愛吃刺瓜仔湯,每天都會煮,結果全家人都吃膩了。但是,孫子長大後,每次想到刺瓜仔湯,都是對阿嬤最直接的回憶和思念。看完影片,我也想起我阿嬤的滷蛋和肉燥,而每次吃到好吃的滷蛋和肉燥,都讓我想起她對我滿滿的愛。

【得勝農曆年】 用禱告成就的幸福團圓!

圖片
全家同框圍爐的恩典 文/陳碧華(焜梁區) 聖經說:「當信主耶穌,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。」(使徒行傳十六:31)感謝上帝是守約施慈愛的上帝,樂意在我家做新事,我真心、無限地感謝讚美主。 信主前,我因和先生的關係緊張,導致小女兒對爸爸不能諒解,父女倆的關係降至冰點。爸爸在家時,小女兒就在房間,足不出房門。我和先生關係恢復後,小女兒仍無法饒恕爸爸,也因此得了憂鬱症。那段時間,我看到的小女兒都是失魂落魄、行屍走肉的樣子,當媽媽的我感到既焦心又無力,只能一次次地跪在她的床前,哭求主的幫助。感謝主,因著信主,不僅讓我有主可以倚靠,主也賜我屬靈的家及愛我的小組姊妹們,讓我在無助時可以找人傾訴、有人代禱,使我可以堅持下去。我也看到信實並垂聽禱告的上帝,一步步地改變我家。

用晨禱與小組共度得勝的農曆年

圖片
天天彼此守望、活出愛、榮耀主 文/傅子榮(社青五區) ▲傅子榮弟兄(右四)與小組弟兄歡樂合影     多年以來,我期待能和小組的弟兄們一起嘗試農曆年晨禱,今年特別也提早為能過得勝的農曆年而禱告。     農曆年前的一次晨禱中,我聽見蘇哲明牧師分享他和弟兄們在農曆年期間相約晨禱的見證,這深深地激勵了我。上帝提醒我,可以在小組聚會時分享這個想法。 小組全員一起討論、熱情回應     於是,我在小組聚會中說出這個想法,並詢問弟兄們對得勝農曆年的期待,以及是否願意約定一起晨禱。令我欣喜的是,弟兄們都很有興趣!然而,由於大家都有家庭,通常都會安排活動、陪伴家人,因此晨禱的時間不能太晚,也不能太長。     經過討論,我們決定年假期間每天早上7:45,每次15分鐘一起線上晨禱。沒想到,許多弟兄給予了積極的回應,甚至有人立刻排表並分配日期,幾乎每位弟兄都參與其中,並輪流負責一天的帶領,這樣一來,每個人的壓力也不會太大。

【2025 年度命名見證】

圖片
走出舒適圈,年年經歷「擴張」之福 年度命名指引我走創作的道路 文/張美華(社青一區) 我們教會開始推年度命名時,剛好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低潮期。我的專業是繪畫創作,但那時從事藝術行政工作,生活大部分在舒適圈,後因經歷職場災難,不得不離開鍾愛的工作。有一天在清晨睡夢中,我夢見「呼召」二字,心裡明白是上帝的啟示,知道祂在我青春歲月帶我進入美術館工作,雖飽覽名畫傑作,惟獨天國文化作品寥寥可數。因此,那一年我的年度命名是「擴張」,我離開那「上好」的敵人「次好」,開始一生當中最想從事的繪畫創作。

在別人的需要上,看見自己的責任

圖片
兩個美好突破的服事:活化小組 × 外展事奉 文/呂元虹(社青五區) ▲呂元虹姊妹和先生(右二人)在團隊中參與了馬光短宣服事         在真理堂真的很幸福──我們有美好的愛的團契、扎實又接地氣的主日講台、完備的造就系統,讓不同年齡、角色、屬性的弟兄姊妹都能在這裡找到資源,獲得充分的供應和成全。從前的我常常把真理堂的好當作理所當然,但當我「走出去」的時候,才知道這裡有多麼寶貴、多麼好,真的要為過去「不知福」的態度悔改!         領受了如此多的恩典,我要和大家分享其中兩件上帝藉真理堂對我的造就。

愛的團契一起晚禱,Wonderful!

圖片
我們經歷了得勝農曆年 ◆預備心很重要,「你看!找到了!」 文/張敏(靜蓉區)     農曆年期間,因牧區晨禱暫停幾日,分區姊妹自動發起晚禱,看到領袖群組中大家接二連三地認領帶晚禱的日子,惟獨初三、初四空著,便想:「好吧!不要再潛水了,勇敢承擔吧!」於是認領了初三。     小年夜和初一我都跟家人吃飯、看電視,到了初二,心想: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,明天就要帶禱告會,若自己都沒參加過,初三要怎麼帶領晚禱呢?」於是很鄭重地跟家人宣布,我需要有人幫忙看孩子,也需要安靜一段時間作預備,家人都很配合。當晚我順利上線,跟姊妹一起分享讀經心得、彼此守望,也觀摩予欣的帶領──這樣隔天輪到我帶領時,心裡才有底。

讓小組的愛滿溢出來!

圖片
建立愛的團隊/興起愛的活動/傳揚愛的好消息 文/廖千宜(哲明區) ▲廖千宜姊妹(前排左一)與臉部按摩佈道活動團隊合影。     新冠疫情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後疫情時代也仍有關係疏離的危機,身任小組長的我,盡可能地召聚姊妹們守住小組及RPG禱告會,加強恢復肢體彼此的關係。  搭建愛的橋樑──主題式Pre-Alpha 由於教會不斷鼓勵我們傳福音,我的禱告感動是「讓小組的愛滿溢出來!」便想帶領小組姊妹分享耶穌的愛,計畫先做Pre-Alpha佈道活動,穿插在啟發(Alpha)課程前後。於是我們開會,傳遞異象、討論內容、分配工作,也一起禱告,為自己、為活動、為慕道友的邀請,也為屬靈爭戰守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