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
勇敢禱告,聖靈同在!
祂用自己充滿我的信心禱告
是主愛滋潤我的心
走過病痛,用新生命踏上短宣旅程
文/彭成莉(慧珍區)
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
禱告翻轉人生: 憂愁掙扎到信心重生
聖靈在我們家做了奇妙善工
文/王婉瑜(侾甫區)
![]() |
王婉瑜姊妹(左二)與先生、兒子,以及姚建德牧師、師母(右二位)合影。 |
「你們祈求,就給你們;尋找,就尋見;叩門,就給你們開門。」(馬太福音七:7)
回家的幸福之旅──恩典的開始
踏入教會,也踏入新生命
在禱告中等待回應
聖靈感動,生活變得更喜悅
不可能的願望一一成真
上帝應允了我們的禱告!
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
【蘇奕璋牧師榮退│感念文】廖三利
感謝蘇哥造就了現在的我
致我和我全家的貴人──蘇奕璋牧師
文╱廖三利(社青五區|區長)
感謝蘇哥,是我們家的祝福啟動者
• 三個月後,第一次在教會有人為我禱告,那個人是蘇哥,後來我才知道,那個禱告叫做決志禱告。
• 三個月後,蘇哥為我做施洗後的受聖靈的禱告。
• 兩年後,蘇哥在我跟元虹的婚禮為我們祝福禱告;再兩年後,在一個嬰兒洗禮,蘇哥為我第一個兒子奇典祝福禱告;當然,又兩年半後,第二個兒子奇能,也得到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從牧者來的祝福。
感謝蘇哥,成為我們服事教會的祝福
感謝蘇哥鼓勵我投入服事,對我的人生幫助很大。• 蘇哥鼓勵我投入主日的音控服事,後來在教會進入新堂之後成為第一位全職的音控。
• 蘇哥鼓勵我投入招待服事,從2009年至今,我也透過招待服事學習成為崇拜主責。
蘇哥是我的教練
我剛開始在教會全職上班時,不太會變通。蘇哥知道我的個性,曾按著我的個性給我許多忠告,其中有幾個印象深刻、當頭棒喝的提醒:• 我剛全職、剛作爸爸的時候,他對我說:「我不要在晚上七點的時候看到你」,意思是要我趕快回家照顧家人──這對我的婚姻有好大的幫助!
蘇哥是我的好朋友
• 有一陣子因為家裡的緣故,我在經濟上面不是很充裕,在一次家裡的需要上,我甚至決定要賣掉結婚金飾來支付家裡的需要。蘇哥知道後,安靜了一下,他告訴我,結婚金飾是重要的紀念,看我缺多少,他要陪我一起禱告尋求主!我因此沒有賣掉金飾,上帝也很信實地幫助我度過那次的難關!
蘇哥是我們家生命的影響者
蘇哥給我很大的空間發揮,更在許多重要的時候陪伴我。• 我的兩個小孩還小的時候,蘇哥對我說,家裡要顧好,做我能做的就好。
![]() |
2002/4/27廖三利弟兄和呂元虹姊妹婚禮當天 與蘇哥牧區的弟兄姊妹們合影。 |
![]() |
2003年7月真理堂擴建期間,蘇哥(中間藍衣者)在滬江中學 第一堂主日崇拜招待服事的會前禱告。 |
![]() |
2007/8/20蘇哥帶著廖三利弟兄的小孩亦步亦趨地親近天鵝, 他是牧區裡的大家長。 |
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
上帝就愛「這樣的我」
在天父愛中重建親子關係,讓每一次跌倒都變為成長的契機
文/郭俊良(社青四區)
![]() |
郭俊良弟兄的溫馨全家福。 |
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
【蘇奕璋牧師榮退│感念文】郭俊良
因為恩典,我成為服事者
蘇哥陪伴我找到與上帝同行的路
文 / 郭俊良(社青四區|區長)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現為區長的郭俊良弟兄說,蘇哥是他剛到台北求職時第一個接待他的人, 也是一路陪伴他找到人生方向的牧者。 |
人生航海路上的導師
蘇哥的門徒訓練就在生活中
- 「人人有官做」就是每個人都是上帝家中的重要角色,各盡其職、彼此連結(參羅馬書十二章、哥林多前書十二章、以弗所書四章)。
- 「大家都發財」則是忠心服事就會得著屬靈祝福、生命成長,並在神國中被託付更多(馬太福音廿五章)。
上帝的恩典與人的陪伴,讓我不迷航
![]() |
2025/2/28 蘇哥幸福牧區裡的弟兄姊妹 參加萬里小組長充電營,大家開心地合影。 |
![]() |
2019年蘇哥文慧姊與牧區小組長們在八里聖心靈修中心退修會中合影。 |
![]() |
2023/10/15 幸福牧區弟兄區新生兒家庭聚餐, 大家長蘇哥與一對對夫妻和他們家中的寶貝, 喜孜孜地留下這美好的畫面。(右二至四為郭俊良夫婦與女兒) |
![]() |
在牧區中從跟從者成長至小組長和區長, 郭俊良認為是蘇哥很接地氣的門訓結果, 如今他也帶領自己的小組(如圖示)不斷地為主結果子。 |
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
【蘇奕璋牧師榮退│感念文】王之華
被點亮的生命,可以照亮別人
從被接納、被愛開始的一人,到開拓教會的一家
文 / 王之華(台東真理堂師母)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王之華姊妹上台致詞,特別感謝區牧蘇哥與文慧姊的教導、關懷和成全。 |
我與我的先生健誌在兩年前去到台東開拓台東家庭關懷中心。我們都是在蘇哥文慧牧區(又稱「幸福牧區」)經歷受洗、被裝備成全、戀愛、結婚、生子,還包括經歷我全家信主的過程。
以下,我分成三個部分來見證蘇哥及文慧姊對我們一家的影響。
蘇哥接納起初懵懂的我
被啟發、被裝備、被成全
其實,在蘇哥、文慧姊的牧養中被接納、被愛的經驗實在太多了,這些經驗讓我學到在神眼中的所有人都是有價值的,我就是在這樣的無條件愛裡被啟發、被裝備及被成全的。
領受雅歌之愛的祝福
進入神聖大使命的呼召
感謝蘇哥,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大大幫助了我,讓我在婚姻裡學習不扭對方脖子,學習接納配偶,學習敬重我的丈夫。我們也親眼見證蘇哥對文慧姊的愛,真是我們眾人的榜樣。
我常常想到蘇哥跟我說過,我和健誌的思考邏輯很不一樣,上帝安排我和健誌在蘇哥文慧姊牧區相遇,成全了我們美好的互補,我真心覺得這是完美的結合,更見證了雅歌之愛的祝福。
我看到蘇哥在文慧姊生病後仍然熱情服事,開拓了三蘆家庭關懷中心,我好羨慕也更是佩服。兩年半前,原本以為我們家要前往雲林服事,但蘇哥知道後回應我們的第一句話竟然是:「為什麼不是台東?」(台東是陳健誌傳道的故鄉),同時我的姊姊之瑋及多位肢體也都覺得我們要去台東,從那時起我們開始改變尋求方向,上帝做事很快,不到半年,我們舉家遷移到台東。
從青少契到特兒
把幸福牧區的恩膏傳承下去
六月底,我們舉辦了青少契的受洗聚會,其中一位學生邀請了同學來參加,同學是混宮廟能通靈的,他說,一來到教會門口就感覺有一種力量讓他進不來,而且這力量讓他通靈的能力被關閉起來,他無法發功。但他進入教會後,雖然發不了功,卻感受到教會讓他平靜。我們的青少年開心的不得了,因為他真實經歷上帝的能力。
去年,我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特殊兒家庭,這些特兒的情況包括高功能自閉症、情緒障礙、無言語自閉症的……,當時我對這些家庭進入教會感到戰戰兢兢,畢竟教會建立初期的人力非常有限,但上帝「道成肉身」無條件的愛臨到我,我知道服事這些家庭肯定是上帝的心意,於是我們敞開接納這群可愛的孩子,如今這些家庭經歷聖靈充滿的祝福,這些特殊兒在家開始會找媽媽一起禱告、情緒變穩定了……有許多恩典的故事。
我真的很感動,想起起初我如何被接納、被成全,這些看似最軟弱的孩子也同樣需要被接納、被成全,其中兩位媽媽也因此受洗,並且成為我們很重要的同工,這些父母曾經因為孩子的緣故經歷長期的黑暗,離開這個世界是他們曾有的念頭,但自從來到教會,光點亮了他們靈裡的暗處,他們巴不得奉獻自己來服事下一代、服事教會,他們渴慕上帝、愛教會的心非常、非常激勵我們,讓我們知道我們是做在上帝的心意裡。
感謝主,讓我們一家在台東可以接續經歷在蘇哥牧區喜樂的恩膏、成全聖徒的恩膏、上帝榮耀同在的恩膏,過往建造的根基深深祝福了我們,如今我們傳承這恩膏繼續在台東帶下加倍的祝福,讓耶穌的光繼續照在黑暗處,上帝的榮耀要被高舉,要繼續點亮到世界各地、點亮到地極。
![]() |
王之華與陳健誌結婚時,蘇哥也受邀列席於家族的歡喜團照中。 |
![]() |
王之華母親(二排左二)受洗典禮日, 六姊、蘇哥、文慧姊以及弟兄姊妹歡聚一堂,就像一家人。 |
![]() |
陳文慧區牧(前左一)的G12門徒合影,王之華(前左二) 也是其中被成全建造的一員。 |
【蘇奕璋牧師榮退│感念文】朱玲慧
傳承帶人「回家」的使命
返鄉,活出幸福牧區教會我的事
文 / 朱玲慧(高雄後勁教會傳道)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朱玲慧姊妹特別從高雄來台北參加這場盛會,在台上感念幸福牧區 帶給她的祝福時,語帶哽咽的她眼眶也紅了。 |
這就是我在蘇奕璋牧師和陳文慧師母的「幸福牧區」所經歷到的。
家的「體驗」教我也打開家
在教會擴建時期,我也學習蘇哥、文慧姊傳承開放家庭的核心價值,讓許多人有回家的體驗,我學習開放我在中和的家,讓小組來我家聚會。
家的牧養,教我如同母親乳養孩子
我禱告後,上帝給我一段經文:「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」(見帖撒羅尼迦前書二:7)我就從電話關心開始,到建立媽媽小組、支援媽媽小組……。我單身,沒有結婚生孩子的經驗,在當中我看到很多媽媽在牧區成長茁壯,並且帶領媽媽們活在愛的團契中,點亮了許多媽媽們的生命!在我離開台北時,他們也成為能夠承接福音使命的器皿,其中有些姊妹領袖更是起來承擔牧養的重任。
家人的照顧,扶持我走上照顧人之路
在兒童部全職期間,感謝所有蘇哥文慧區的家人的支持與體諒,我常常在營特會的時間表與壓力中,經歷很多家人的支持與幫助。在這裡的服事好像特遣部隊,有一段時間上帝把我差去新店,後來又回到第一堂兒童主日學,再去第二堂幼幼班;時間到了,上帝居然要我離開這個熟悉的地方,當我跟上帝尋求,也請姊妹們代禱,得到上帝「要擴張我的境界」的應許,我被差派回到我的家鄉高雄,繼續經營讓許多人回家的使命。
從離家到「回家」
如今,我真的「回家」了——過去兩年多,我回到高雄,牧養跟台北教會的姊妹很不一樣的弟兄姊妹,台北屬靈的家繼續支持著我,回本族、本家傳承福音使命。我也曾因為差異而感受到許多衝擊,但我知道每個人都需要「回家」——需要活在大家庭中,才能面對許多生命中的風浪,因為,在愛裡面懼怕會除去、在愛裡面可以活在光中,也會去照亮許多渴望上帝生命亮光的人,就如同我在幸福牧區經歷過的一樣。
![]() |
2019年朱玲慧與蘇哥、文慧姊在她的台北住處合影。 |
![]() |
2003年,朱玲慧與小組姊妹們與蘇哥合影。 |
![]() |
2025/7/13蘇哥在文慧姊生日當天舉辦退休前的幸福牧區團圓聚會, 當天同工團隊與他合影 |
【蘇奕璋牧師榮退│感念文】劉克璜
謝謝你,一直與我同行
伴我活出「愛的餐廳」異象的牧者文 / 劉克璜(越南職場宣教士)
![]() |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 宣教士劉克璜弟兄與太太特別從越南回來參與盛會, 並上台跟大家分享蘇哥如何參與在他人生的每個階段。 |
蘇哥是我第一個認識的真理堂的人,三十三年前,我經營一家便利商店,那天我站在櫃台,看見這位又高又瘦的男人走進來,還是專程來探訪我的,就已經讓我永生難忘。
那時,我的婚姻和事業雙陷困境,人生跌入谷底。我受邀參加真理堂的迦拿小組,開始了一步步被信仰翻轉的過程,迦拿小組結束,又被順勢轉型為週四團契,在蘇哥的陪伴下,我從此走上一條不一樣的人生道路:受洗、受裝備、成為小組長、參與事奉、全職服事、萬華關懷、外出宣教,直到如今開始在越南建立職場教會,可以說每個階段都與蘇哥一起走過。
一個異夢──奇妙的「愛的餐廳」
這個異象也影響了我一生服事的信念,無論怎樣的人進入愛的餐廳,不只享受主恩的款待,也被建造,有能力起來彼此服事,這是多麼充滿盼望的事,你同意嗎?
我們就是一家人——乾爸、乾媽與乾煸四季豆
從蘇哥身上我還領受了另外一個祝福,就是他對人接納卻又真實的態度,即使與人意見不同,他也不會立刻否定對方,而是願意聆聽。蘇哥能接受別人比較突破框架的想法,不會用大道理來說服,但卻在關鍵時刻用愛心說出誠實話,讓很多在其他地方走投無路的人(就像我),可以在幸福牧區有一席棲身之地,若我如今在服事中稍稍讓人感受到一絲溫暖,我相信應該是從蘇哥的榜樣裡感染來的。
愛的榜樣──傳承幸福牧區的DNA
雖然今天的分享主題是幸福牧區中被建造的經歷和見證,但對我而言,牧區一切的祝福不外乎來自於這位牧者。傅立德牧師說:「愛是很有時間,不怕麻煩。」我看見蘇哥用上帝創造他的特質成就了幸福牧區,因為每一位工人都是蘇哥花大量時間陪伴的成果;而我們也是帶著幸福牧區的DNA而繼續前行的種子,會將愛的餐廳開滿在每個黑暗的角落,讓主的光被看見。
![]() |
劉克璜夫婦(左右)與蘇哥合影。 |
![]() |
乾爸(蘇哥)、乾兒子、乾孫子、孫女(劉克璜的兒孫) 一起合影, 是台北真理堂門口2025年迎春開喜的美好一景。 |
![]() |
乾爺爺奶奶(蘇哥與文慧姊)探望新生的乾孫女(劉克璜孫女), 與劉家三代溫馨互動,充滿喜樂。 |
![]() |
擁有工業設計專業的劉克璜,曾任真理堂擴建全職同工, 照片中他與蘇哥(後排中間二人)、哲人哥(二排左一) 以及一些同工登上頂樓為工程禱告祝福。 |
![]() |
蘇哥與文慧姊探訪因汶川地震 遠赴四川「台灣愛心家園」關懷事工的劉克璜夫婦。 |
【蘇奕璋牧師榮退│感念文】陳守愚
蘇哥如何影響我的人生 文 / 陳守愚(社青四區|區長)

▲7/13「幸福牧區回娘家」歡送蘇哥榮退聚會
當天,西裝筆挺、熱情洋溢的陳守愚弟兄擔任開場與串場主持人。

當天,西裝筆挺、熱情洋溢的陳守愚弟兄擔任開場與串場主持人。
帶我、教我與生老病死同行
「每個人都是人才」的成全信念
放手又陪跑的教練
學習「傾聽」,讓「心」靠近
夫妻懇談會中的恩典時刻 文/洪婉玲(新店真理堂)
![]() |
洪婉玲姊妹與先生一起參加夫妻懇談會。 |
停下腳步,好好地「談一談」
我與先生結婚剛滿一年,這段時間,我們在婚姻的旅程中彼此相伴、攜手前行,也一起委身於教會的服事與學習。從交往時的「約會的藝術」到婚前的「迦拿婚姻課程」,以及婚後的「親密之旅」,這些課程為我們的婚姻奠定了穩固的基礎,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甜蜜與成長。
結婚週年時,我提議參加教會的「夫妻懇談會」當作一份紀念禮物,看看主為我們預備什麼恩典。當時我們心中其實有些疑惑,因為這一年來我們幾乎沒有爭執,就連報名時也笑著說:「會不會要先吵個架,才知道要懇談什麼呢?」
懷著領受祝福的心,我們參加了課程。原來不論婚姻處於什麼階段,夫妻雙方都需要有機會停下腳步,好好地「談一談」。從吳焜梁牧師與葉美足師母教導的「5C婚姻核心」(以基督為中心,註)深度的分享中,我們重新回顧過去一年的相處,並透過寫成書信和朗讀的方式,讓許多平日未曾好好表達的心聲,得以真誠地說出來。
笑語背後未曾說出的悶氣
在課程中,我們發現,儘管有時表面上兩人看似和樂,內心其實仍藏有些微的誤解與未說出口的悶氣。那不是情緒激烈的衝突,而是來自彼此渴望被理解的深層心聲。而這些未說出口的情緒,若不處理,遲早會影響關係的溫度。
我鼓起勇氣向先生表達內心長久以來的感受:「當你情緒激動時,我常常聽不懂你的感受;即使你努力解釋,我仍感到茫然。當我想說些什麼時,常被你打斷,要先聽你說完。可是即便聽完了,我還是不太明白,只能記住這是地雷,下次避開就好。可是我更希望你願意聽我『解釋』,不要馬上認定那是『藉口』,因為那其實是真實的我,是我內心真誠的感受。我並不是不願意改變,只是渴望被你理解與同理。」也說出我心底的期待:「你的了解與同理,對我很重要,那會讓我感到『你愛我』!」
說完後,先生紅了眼眶,然後真誠地說:「對不起,請原諒我,未來我會更多地同理與理解妳。」那一刻,我淚流不止,深深感受到彼此心門的敞開,更經歷到上帝醫治與修復的大能。
為對方調整,是愛的選擇
同樣地,在對談中,我也向先生道歉:「我常常不自覺把很多庶務與教會安排都壓在你身上,讓你覺得壓力大、節奏快──對不起!我會學習放慢腳步,尊重你的節奏與空間。」
這樣的坦誠與傾聽,也讓我聽見先生的心聲:「其實我不是那麼擅長與人互動,但因為有妳在,我才感到安心。」於是我答應再次陪他一起參加教會的裝備課程,重新在信仰中一同成長。
感謝主,在夫妻懇談會中,透過真誠的對話,我們更深地理解彼此,也看見婚姻中仍有許多可以調整與成長的空間。原來,即便關係看似平穩,心裡仍可能藏著未說出口的情緒與期待,那些未說出口的若能被看見與接納,就不會成為引發衝突的地雷。
每次敞開心的交流,都是主恩的記號,提醒我們:婚姻不只是彼此相愛,更是持續學習相知、相容、相伴的旅程。願上帝繼續帶領我們走在這條彼此造就、同行到底的婚姻道路上,直到白頭。願一切榮耀歸給賜福與醫治的主!
【註】5C婚姻核心指Christ(以基督為中心)╱Considerate(在意、體恤)╱Commitment(委身、奉獻)╱Choice(選擇、決定)╱Communication(溝通)。
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
【為主當兵‧結業快樂】周思憫 / 羅以欣
一段重新認識福音的旅程
在跨文化宣教訓練中確認呼召、預備自己
文╱周思憫、羅以欣
文╱周思憫、羅以欣
![]() |
▲周思憫和另一半羅以欣在一年的受訓中喜獲長子, 這是他們初為人父、母的歡喜全家福 |
「主啊,謝謝祢,讓我透過宣教更了解福音!」
這是我們真實的感恩!在接受跨文化宣教訓練的這一年,不只是語言學的裝備、文化適應與團隊建造,更重要的是,穩固根基的福音是我們學到最寶貴的功課。
重新認識福音
我們深深反思,過去在牧養的經驗上,我們認為人們可以透過福音的不同面向來認識基督信仰,隨著信仰生命的成熟,越來越認識十字架的救贖。但是現在我們更認識到,十字架與空墳墓的信息不是福音最重要的一部分,祂就是福音,祂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與根基。因此,屬靈生命的成熟,應該站立在清楚的根基上,就是「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」,這也應該成為我們「傳福音」的核心。
在福音未觸及的土地和族群當中,傳遞完整、清晰的福音至關重要,因為福音工人所傳遞的內容,會直接影響初代教會生長的樣子。當我們裝備好完整的福音信息,更要活出道成肉身與捨己的生命、了解對方的世界觀,用精熟的當地語言傳完整的福音。
禱告得到持續服事的力量
在這將近一年的裝備中,我們意識到,雖然我們(包含同期受訓的同學們)都是因著對宣教事奉有熱情而來到這裡,但要完成主所託付的大使命,我們需要的其實不是熱情,因為熱情與新鮮感很快就會褪去。面對高強度的訓練,我們發現自己愛心、耐心、屬靈紀律的有限,常常需要禱告,並回到上帝的話語來支取力量。上帝透過這樣的訓練,幫助我們學習在新鮮感褪去時,仍然忠心地做「無聊的」事情──例如學習語言;當感到不舒適時,仍然跨出舒適圈──走進當地文化社群交朋友;當感到疲倦或動搖時,仍然翻開聖經──寫下十架筆記、好好地聆聽與傳講上帝的話語。以至於我們可以喜樂地事奉祂,並忠心地完成主交付給教會的任務,把福音傳至地極。
對己,對人,傳講好消息
我們非常感恩,透過「以終為始」的宣教訓練,聖靈教導我們如何把上帝的話語活出來,也看見上帝是如何透過教會,在歷世歷代中彰顯祂的榮耀。如今,我們更確定跨文化宣教是上帝的旨意,也是祂對教會、對我們的呼召。雖然還沒有立刻出發到禾場,但我們每一天都要活在福音裡,對自己傳福音,也對人傳講十字架的好消息!期盼接下來回到母會的事奉(註),能與弟兄姊妹一同作主門徒,在末後的世代,好像明光照耀!
【註】周思憫弟兄自7/16起正式加入台北真理堂,擔任學青網絡大專實習傳道一職。
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
【我們的受洗見證】陳上恩/劉恩彤/鄧琳恩/劉宇恩
我相信為我捨己的耶穌!
文╱陳上恩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![]() |
陳上恩弟兄很感謝上帝在他每次遇到困難時,總是愛他、幫助他。 |
![]() |
陳上恩弟兄在父親節慶典獻詩活動中參與錄音服事。 |
![]() |
陳上恩弟兄參加兒主戲劇表演。 |
祂是創造我、幫助我的上帝
文╱劉恩彤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![]() |
劉恩彤姊妹與兒童區楊載新傳道開心地合影。 |
耶穌愛我,所以我要跟隨祂!
文╱鄧琳恩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![]() |
鄧琳恩姊妹參與兒主聖誕節慶典的戲劇表演。 |
剛出生時,爸媽就讓我在真理堂受嬰兒洗。大部分的週日,我們都在教會度過主日,我是在教會長大的孩子。
我的眼睛從出生就弱視,弟弟幫我禱告,感謝耶穌醫治了我,現在已經脫離弱視,不用戴眼鏡了。
我發現我的眼睛得醫治是在兒少敬拜時,我居然變得可以很清楚地看見螢幕上的文字,當時我們正以〈得著耶穌的心〉在敬拜上帝,我的內心是充滿著感謝耶穌的心在敬拜,所以非常投入。沒想到那時的我被錄影機拍下來,那段影片還讓我被選為「小牧童」,受邀在大會堂服事上帝,我感到萬分地驚喜。雖然服事過程很辛苦,還得了重感冒,病到去掛急診,但能夠進入團隊跟大家一起服事,我感到榮耀與喜樂。
我很喜歡吃丸龜製麵,不過只有在百貨公司才吃得到,有一天,我想說,如果開在鄰近我家的家樂福那就好了,以為那只是我空中樓閣的幻想,但不久後卻實現了。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件,都讓我感受到耶穌對我的關愛,我感到幸福,也很感謝耶穌。
我發覺,上帝會關心我們複雜的內心需要,雖然在人看來是不重要的事,但上帝卻在乎我所在乎的。我想在上帝的關愛和引導中,與上帝更靠近,走在祂呼召我的命定裡,所以我決定要作基督徒。
༶•┈┈┈┈୨♡୧┈┈┈┈•༶
讓「第一名」的才藝為耶穌所用
文╱劉宇恩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![]() |
劉宇恩弟兄很有彈吉他的音樂恩賜,也持守於敬拜服事。 |
有媽媽的陪伴和練習,我每學期的成績都保持第一名,除了每次上課驗收作業時是班上第一名,期末結算成績也是班上第一名──應該可獲得12個禮物,卻因為一些原因,我一直沒有領到禮物,媽媽和我都很失望,我們就禱告,禱告的結果是要換老師學吉他。
聽媽媽說,我讀幼兒園時曾參加兒童主日學,但那時,我已離開兒童主日學很多年了。2023年,媽媽認識的姊妹鼓勵我回到兒童主日學,於是媽媽和她的小組長為我禱告,我就在復活節那天回到主日學,也慢慢適應每週參加主日學的生活。
我很想繼續學吉他,上帝聽了我們的禱告,教會真的開了吉他班!上了一陣子的課後,因我的程度是最好的,也學得很快,老師推薦我在兒童主日學當木吉他手,就這樣我繼續走在用吉他敬拜主的道路上。
有一天,吉他老師問我要不要報名教會的電吉他課程,我很感興趣就參加了。到現在我都覺得我一定要把電吉他學好,因為彈奏電吉他可以成為我在教會服事的另一種方式。我感謝上帝可以讓我一直學吉他,而且更感動的是,教會後來竟然有開電吉他班,讓我可以學習更多不同樂器。我非常開心,感謝上帝,讓我繼續走在服事的道路上。上帝在我的人生中行了很多神蹟,我決定繼續跟隨主,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!
【為主當兵‧結業快樂】林以樂
走過混亂的這一年
「認識上帝的愛」讓困難得以突破文╱林以樂
▲在內心混亂的過去一年中,林以樂姊妹說, 她最大的收穫是領受到愛神愛人的祕訣。 |
混亂,但我更加知道誰掌權
一開始的菲律賓實習,原本我打算兩年後等研究所畢業再參加。因為實習前已經去過那個地方幾天,覺得自己能力完全不夠,沒想到上帝讓我在四個月後就去參加了。在實習中,我真的覺得自己超級有限,體力、環境跟語言都很需要適應,但印象深刻的是那時候聽到一位牧師說:「我們很有限,但我們的上帝是無限的。」這是真的,我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只看到自己多有限,忘了上帝是大過一切的,很多在當下覺得不可能的事,現在回頭看,我真的都是靠著上帝一一度過。
另外,不論是在菲律賓還是台灣,我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謊言與情緒攻擊,心情反覆低落。在持續性服事訓練中,我發現自己一直卡在相同的瓶頸,常常感到無力與失去動力,看不到自己的成長,甚至覺得自己很爛,沒什麼盼望,只有期盼可以快點見主面。
不過我漸漸地發現,內心混亂並不是壞事。在混亂當中,我更加知道上帝掌權。很感謝「為主當兵計畫」中有很多安排讓我們不斷接觸上帝的話語,當我越認識上帝,就越認識祂的愛,而這份愛也成為我突破困難的關鍵。
謝謝上帝也愛悖逆的我
每天歸回耶穌的愛裡
在這內心混亂的一年中,我最大的收穫是領受到愛神愛人的祕訣。雖然我永遠不知道什麼事情會發生,但就像腓立比書四章12-13節所說:「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……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,就是我知道耶穌愛我,而且我要天天回到耶穌那不改變,且無條件接納的愛裡。
聽起來好像很簡單,但當我願意相信並領受,就是我重新得力,可以繼續走下去的時候,這一年是我與上帝關係很深刻的一段時間。
【為主當兵‧結業快樂】袁晨
回到福音裡
靠耶穌真實地與人彼此相愛
文╱袁晨
洶湧的血氣,使人同工大不易
藉禁食禱告走出困境,進入關鍵對話
不是靠自己的努力
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
【為主當兵‧結業快樂】林昇
生命擴張的旅程
在盼望中受苦與成長的這一年
文╱林昇
▲面對未來道路,林昇弟兄說他要繼續靠主、為主, 看更多、聽更多、思想更多,並做更多! |
當初我在為主當兵申請書上寫下的「我的期待」,是期許自己能在這段計畫中經歷哥林多前書二章9節說的:「如經上所記:『上帝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,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』」我期待能更深、更精準地去看見、去聽見、去思想上帝的作為,能聽上帝要我聽的,看見祂要我看見的,思想祂要我思想的。
如今回顧這一年,我發現真正寶貴的不是我為主做了什麼好事,而是我被上帝擴張了!
上帝擴張了我的信心
在菲律賓,上帝擴張了我的信心。
一開始我以為自己適應力很好,但一到當地就被「打臉」。天氣悶熱、睡不好、服事需要大量體力,我感到身心俱疲。然而,在一次出發前,我請隊友為我禱告,簡短的禱告中上帝的靈就臨到我。奇妙的是,雖然仍然睡不好,我卻能帶著體力與喜樂去服事。儘管整整一個月都沒睡好,每週五還得凌晨3:40起床,但上帝一直給我夠用的力量。
上帝藉著貧民窟的兒童提醒我,他們即使物質極度缺乏,卻仍然全心敬拜上帝;我對祂的信心也當回轉像這些孩子一樣,無論如何都可以敬拜上帝。
透過在當地機構的服事,上帝也讓我看見了得著「異象」後可以熱情地事奉,並影響、成全、翻轉下一代。
運動建造起受苦的心志
其次,是回台灣後上健身房對我的啟發。我一開始非常抗拒,前幾次連下樓聞到器材味道都覺得快累死了。第二週甚至運動到快哭出來,要不是規定必做,我真的不想去,但慢慢地,我越來越不排斥了。
四月時,我參加一個比賽,要做一百下藥球,我做到第五十下時幾乎撐不住了,但心想:「不要放棄,就一下一下地做完吧!」透過健身運動,我對上帝說的「你們要把下垂的手、發酸的腿挺起來」(希伯來書十二:12)有了更深的體會。在健身過程中,我被建造出願意受苦的心志,這幫助我在服事疲憊、受挫時不輕易放棄。
學習等候上帝
再者,面對跟人有關的服事,我常常太急躁,上帝就教導我學習「等候祂」。
在使用《復興每一天》靈修時,我發現挪亞連出方舟都等候上帝的旨意才去;還有在小組長充電營中,我被提醒等候上帝必如鷹展翅上騰——這讓我知道在服事中上帝才是主,我不是主,我必須等候上帝。復興的時間在上帝的手中,不是要求人做這個、做那個得來的,而是在等候中好好禱告、好好愛人;不是用自己的方式愛人,而是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愛人。
本來,我們的小組氛圍好像少了些熱情、沒那麼有動力,後來我才意識到,其實問題出在我自己身上——我太驕傲了,沒有真心愛這個小組,也沒有引導小組去認識上帝的愛。然而,當我刻意選擇去愛我的組員,不再把目標和成果放在首位,而是單純地去愛上帝、愛人,小組的氣氛開始改變,變得更有生命力,大家也更願意敞開心分享。
最近,當我在回想「等候」這個功課時,上帝光照我:祂讓我等候是要我有盼望,我也在等候的同時學習怎麼去愛人。
看 / 聽 / 想 / 做,都要更多
這一年,上帝教導我操練「受苦的心志」,也帶領我經歷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所說的:「如今常存的有信、有望、有愛;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我在這節經文中有很深的學習與體會。這一年上帝真的成就了「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」的事。我知道祂愛我、為我預備。未來的路上,我也要繼續靠主、為主,看更多、聽更多、思想更多,並做更多!
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
【我們的受洗見證】蔡詠約/ 吳昕恩/ 劉曉路/ 李牧聲
陪我一起生活的耶穌 文╱蔡詠約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我在基督徒家庭長大,爸爸、媽媽在教會都有事奉,我從小受兒童洗,也對爸媽的信仰耳濡目染,我相信耶穌會幫助我。長大後,參加教會主日學、兒童暑假營會,爸爸、媽媽在家裡也會帶我們讀經跟禱告,信仰就越來越自然在我的生活中——生病的時候,爸媽會帶我們禱告,祈求耶穌的醫治;許多時候,我身體不舒服或遇到需要的時候,也都會向耶穌禱告,耶穌也真的醫治我或給我解決的方法。
總是笑臉迎人的蔡詠約姊妹。 |
我也在學校跟同學分享我的信仰,向他們介紹耶穌,同學也想要信耶穌,我也會為他們禱告。我即將畢業,也預備了一些畢業禮物、裡面放了經文卡要送給我的同學,希望他們可以信耶穌。耶穌會聽我的禱告,讓我的身體不舒服的地方好起來,耶穌也會告訴我們可以做的事和不可以做的事。
![]() |
蔡詠約姊妹投入小門徒團隊參與救鞋救命行動。 |
༶•┈┈┈┈୨♡୧┈┈┈┈•༶
祂是掌管天氣的上帝
文╱吳昕恩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一年級某天的足球社活動時,天氣非常炎熱,我感到又熱又不舒服。於是我向上帝禱告,希望能下點雨,這樣我們就可以移到活動中心,會比較涼快。就在我禱告後不久,奇蹟發生了――雨水一滴一滴落下,越下越大。但等到大家全都移動到活動中心後,雨就停了。當大家在討論這場突如其來的雨時,只有我知道,這是上帝為我下的雨,感謝主。我媽媽跟我說,在我4個月大時就已經跟上帝以嬰兒洗來立約了,媽媽說把我交託給上帝,是她能想到對我最好的保護跟祝福。今天我再次跟上帝立約,我想要向上帝許願,希望能更多經歷上帝對我的禱告的回應,讓我更多認識祂。
![]() |
吳昕恩弟兄(前中)與兒童主日學的夥伴和老師合影。 |
༶•┈┈┈┈୨♡୧┈┈┈┈•༶
聽我禱告、為我開新路的上帝
文╱劉曉路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༶•┈┈┈┈୨♡୧┈┈┈┈•༶
耶穌幫助我
縮小自己,彼此幫補
經歷神蹟:從打得很爛,打進冠軍賽
文╱李牧聲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文╱李牧聲(兒童區|小學六年級)
起點:沒有耶穌,就沒有這段旅程
個人技術成長──信心成長
![]() |
李牧聲弟兄(左)在球賽中。 |
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:學習團隊合作的真義
內在成長──放下自己與團隊合作
在下一季比賽,我的球技變得比較純熟,技巧也練得更扎實,但團隊合作不佳,輸球會埋怨隊友,覺得都是別人害的。當在四強賽中我們被更強的對手擊敗時,我才開始發現打籃球需要「團隊合作」,自己的實力再強,也無法獨自贏得比賽。除此之外,我也想要更多地了解隊友,而不只是埋怨他們技術不好,或貶低他們來抬高自己。上帝提醒我,他們其實就像「當初打得很爛」的我一樣,會沒有自信、害怕、表現得不在乎,但卻很需要被鼓勵、支持和相信。當我不再只在乎得名或是自己最厲害,而願意顧及團隊、給隊友打氣和信心時,和隊友的默契也變得越來越好!
記得5月去高雄參加Tissa的籃球賽,我們正輸1分,上帝卻讓我在關鍵時刻投進一球讓全隊進入冠軍賽,隊友們都衝過來擁抱我,真的好開心!最後校隊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,我還拿到了MVP(Most Valuable Player,最有價值球員)!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,真是一個神蹟!謝謝上帝在意我的心,並且大大地回應,讓隊友和我一起經歷更大的豐盛!
謝謝上帝,一切恩典的源頭和賞賜
謝謝家人、教練、朋友同行
謝謝上帝讓我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家庭,家人們都很善良,爸媽會滿足我大部分的需求,也會鼓勵我想做的事情。阿公、阿嬤也很支持我,會陪我打機台、一起看電視、一起看公車。謝謝我的好朋友Mathis,陪我做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事,帶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。我也要謝謝上帝給我一個機會,透過我帶更多的朋友認識主。勇敢禱告,聖靈同在!
祂用自己充滿我的信心禱告 文/張雅茹(怡朱區) 去年的西馬之行(西馬來西亞林明福音中心)是我第一次參與短宣,但絕對不會是唯一的一次!因為我愛上了跨文化宣揚主愛的活動,未來一定還要參加。 在探訪原住民部落時,當地牧師會先入屋拜訪,獲對方允許後,我們才會兩人配...

-
從婚前不想生,到現在擁有三個兒女,夏嘉璐甜蜜地笑著說:「順服丈夫的心意,生養眾多,這是上帝的恩典。」 見證受訪 / 夏嘉璐(TVBS新聞主播) 採訪整理 / 李若男 夏嘉璐姊妹從小生長在基督家庭中,外表出眾亮眼的她,在校成績一直保持著名列前茅,...
-
「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?難道是患難嗎?是困苦嗎?是逼迫嗎?是飢餓嗎?是赤身露體嗎?是危險嗎?是刀劍嗎?如經上所記:『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,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。』然而,靠著愛我們的主,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。 (羅馬書八:35-37) 見證│關永實弟兄 採訪撰文...